摘要: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约发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它指的是原始人认为本氏族的人和某种特定的物种有着亲密的关系而对之加以崇拜和供奉的现象。虎图腾文化详实于我国先秦神话地理志《山海经》,并在民族融合中发展、流变,形成特有的虎文化。随着宗教的发展,有着猛兽和神兽双重身份的虎,更是深深地根植于道、佛、萨满等宗教的信仰中,并影响到了人们的信仰与生活。以虎为对象的绘画作品也是比较早的出现在宗教题材中。六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画家张僧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张僧繇吸取天竺的没骨法,使观者“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乃平”,被称为“张家样”。唐人著录中他有《维摩诘像》、《吴王格虎图》、《横泉斗龙图》等传世。可惜《吴王格虎图》今已不存,虎画风格实难考证。但在南宋以后,随着文人绘画的兴起,这个题材被逐渐地民间化、世俗化。及至今日,很多艺术家已经不敢触碰它,怕被贴上庸俗的标签。冯大中以他的独特视角及表达方式向世人重新展示了这一古老题材的视觉可能,并以此开拓了动物题材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详细>>
扫一扫关注微官网